苍蝇不叮无缝蛋, 防范“以租养贷”贵在“自检”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2:50    点击次数:127

“要是当初没轻信‘租机套现’的宣传,也不至于欠下这么多钱。”数月以来,每天凌晨,舒政(化名)总会被催债电话惊醒,这已然成为他心头挥之不去的噩梦。望着手机屏幕上那高达上万元的欠款数字,他满心懊悔。当下,一些网络平台悄然兴起“租机套现”的套路:贷款中介诱导用户在平台租借手机,待手机到手后便进行套现放款。用户虽无需直接向中介支付高额利息,但实际拿到的款项远低于设备价值,却仍需承担高额租金与“买断费”,实际年化利率高得惊人。

用户陷入“以租养贷”的困境,固然有诈骗者手段狡猾的因素,但根源还在于自身的贪婪。企图通过租用手机套现来解决贷款难题,最终却使自己深陷诈骗链条,聪明反被聪明误,在与放贷者的博弈中落败,只能自食恶果。租机平台与中介结成利益同盟,打着“信用租赁”的合规幌子规避金融监管,而消费者因看不清其中的门道,又急于解燃眉之急且心存贪念,这才给了不法“租机贷”可乘之机。因此,消费者务必做好“自检”,远离网贷,摒弃贪婪,这才是正确的选择。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与金融观,清醒地认识到任何看似轻松获利的借贷方式都可能暗藏风险,理性对待金融产品,不盲目追求超出自身能力的消费,从源头上杜绝陷入“以租养贷”陷阱的可能性。

当然,在消费者做好自检的同时,监管者也应当自我反思。为何监管未能主动出击、创新方式、与时俱进,进而导致出现诸多监管漏洞?早在2018年5月30日,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已向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《关于提请对部分“现金贷”平台加强监管的函》,明确指出“部分平台通过手机回租违规放贷、强行搭售会员服务和商品变相抬高利率、恶意致借款人逾期、虚假购物再转卖放贷等手段,逃避监管,变相开展‘现金贷’业务,坑害金融消费者”。支付宝《租享行业管理规范》也规定,租期大于90天为长租,长租商品年总租金加转销售金额不超过商品官网价格的130%。既有明确提醒,又有具体规定要求,监管工作必须真抓实干,主动出击,自我审视,绝不能让中介和平台钻空子。为填补监管漏洞,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技术投入,借助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,实时监测金融市场动态,及时发现并制止类似“租机贷”等违规行为。同时,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,打破信息壁垒,形成监管合力,提高监管效率。

俗话说“一个巴掌拍不响”,被骗者陷入陷阱,个人因素是主要原因,外界因素是辅助条件。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,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,若真有“馅饼”,极有可能是陷阱。被骗者在做好自我审视、主动防范的同时,还需增强法律维权意识,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最高人民法院《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》提到,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以民间借贷为业的法人,以及以民间借贷为业的非法人组织或者自然人从事的民间借贷行为,应当依法认定无效。同一出借人在一定期间内多次反复从事有偿民间借贷行为的,一般可认定为职业放贷人。若受骗者知晓这些法律规定并提起诉讼,不仅能维护自身权益,还能对设陷阱者起到警示作用。

苍蝇不叮无缝蛋,防范“以租养贷”的关键在于做好“自检”。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当下,无论是公民还是监管者,都肩负着维护金融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任。只有公民摒弃贪婪,监管者积极主动,才能有效遏制“以租养贷”等金融诈骗行为,为构建健康、有序的金融生态环境,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。


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